当前位置:首页 > 卫星地图 > 正文

谷歌地图高清卫星地图app(中国谷歌地图高清卫星地图)

  

谷歌地图高清卫星地图app(中国谷歌地图高清卫星地图)  第1张

  游戏截图。(视觉中国/图)

  2016年7月6日这一天开始,在澳洲和美国,一群群成年人纷纷走向街头,满世界地寻找虚拟宠物:精灵宝可梦。有澳大利亚玩家因为太过专注,没注意到一路尾随的歹徒,最后惨遭抢劫;澳大利亚达尔文市的一家警察局,“不幸”被选为“宝可驿站”(即放着精灵球、精灵蛋的地方),被玩家们一天闯了数十次,深受其扰,最后,他们只能在造型书上发布声明,告诫玩家们不要再为了获得精灵球而进来。

  任天堂只是在“精灵宝可梦”公司中占有32%的股份,然而这款游戏上市之后,任天堂的股价在一夜之间上涨了10%,实现了单日涨停。

  因为玩的人太多……

  2014年4月1日愚人节,谷歌地图曾推出了一个收集“精灵宝可梦”的大挑战,在全世界范围内散布了150只小精灵。人们需要在一天时间内,亲自前往谷歌地图提示的精灵所在位置,抓住它们以获取积分,积分最高者,就可以获取谷歌地图封予的世界最强“精灵宝可梦**”称号。

  那天,全世界的精灵宝可梦玩家都为之疯狂。尽管没人可能真正抓住150只精灵,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玩家们,还是合作找齐了这150只精灵的名字和其所在位置。愚人节的活动只有一天,人们对于在真实世界中寻找精灵宝可梦的热情,却被彻底点燃了。

  2016年7月6日,由精灵宝可梦公司、任天堂和Niantic联合开发、基于AR(将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结合的技术)与LBS(基于定位所提供的服务)技术的增强现实手游Pokémon Go在澳大利亚、新西兰上线。在这款游戏里,人们可以在现实世界发现精灵,并对他们进行抓捕、战斗、交易。游戏最终有可能实现的终极魔幻场景是:在举世闻名的重要地标处(比如时代广场),最顶级的精灵们集结成战队,展开一场好莱坞大片式的大战。

  玩家再一次疯了。在澳洲和美国,一群群成年人纷纷走向街头,满世界地寻找虚拟宠物。有澳大利亚玩家因为太过专注,没注意到一路尾随的歹徒,最后惨遭抢劫;澳大利亚达尔文市的一家警察局,“不幸”被选为“宝可驿站(PokéStop)”(即放着精灵球、精灵蛋的地方),被玩家们一天闯了数十次,深受其扰,最后,他们只能在造型书上发布声明,告诫玩家们不要再为了获得精灵球而进来。

  开发商对游戏可能造成的火爆场面是有所预计的,这也是他们为什么选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发行首站的原因——这两个地方相对人口较少。但他们没有料到的是,迫不及待的别国玩家,都想方设法挤进了澳洲服务器。于是,登录失败、闪退、GPS无法定位等等问题频频发生,Niantic只好在7月6日晚上,暂时锁定了部分地区的GPS,让非首发地区的玩家无法游戏。尽管如此,7月7日,美国区游戏开放后,服务器再度被挤瘫痪。

  这些蜂拥而入的游戏玩家,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。在中国,Pokémon Go被网友们戏称为“脱宅神器”——平时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们,为了抓取小精灵,不得不起身走向户外。尽管手机屏幕上只是大片莫名其妙的绿地,游戏功能也仅限于抓取首次登陆后“游戏标配”的第一只精灵,中国玩家们还是乐此不疲地登陆澳洲和美国服务器,把抓取的精灵晒在自己的朋友圈上——这是这款游戏暂时能带给他们的最大成就感了。

  过度的热情也坑苦了玩家们自己。“因为太多人想玩,公司决定暂停‘Pokémon Go’的全球推出计划,先来修复服务器的问题。”7月9日,Niantic总裁约翰·汉克(John Hanke)在接受采访时说道。

  20年IP,130万人民币/秒的广告

  虚拟现实并非“Pokémon Go”的独创,早在这款游戏发行之前,已经有许多同类型应用。“Pokémon Go”的开发者之一Niantic,就曾创作过一款下载量超过1200万的虚拟实景游戏“Ingress”。在“Ingress”里,玩家就可以在真实的世界中对虚拟的能量源或基地进行占领、防守和抢夺,世界各地的玩家们组成不同阵营,互相配合完成任务,或进行对抗。

  Niantic原本是谷歌旗下的一个内部创业项目,2015年,他们正式脱离谷歌,成为一家独立的工作室,公司中的许多人都曾在谷歌地图、谷歌地球项目上工作多年。

  按照Niantic的说法,“Ingress”在全球已经拥有上百万的活跃玩家——其中也包括精灵宝可梦公司的CEO石原恒。但“Ingress”高难度的团队配合和复杂的策略要求,使它难以进一步推广。

  事实上,“Ingress”中最受欢迎的一些地点,已经被移植成为“Pokémon Go”中的“道馆”(Gyms),而其他的点则被设置成了“宝可驿站”(Poké Stop)。但“精灵宝可梦”这个老牌游戏IP的加入,让它瞬间拥有了比“Ingress”多得多的拥趸。

  作为“有史以来最成功的RPG系列游戏”、“拥有最多衍生电影的游戏系列”等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拥有者,“精灵宝可梦”实在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。

  从1996年开始,人们就在Game Boy中开始了收集“精灵宝可梦”的游戏旅程。1997年,日本东京电视台的《精灵宝可梦》动画开播,少年小智搭档皮卡丘,一起战斗收服宝可梦的冒险故事,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。过去20年里,“精灵宝可梦”电子游戏的正传系列作品,全球累积销量已经突破2亿份,如果再算上众多衍生作品,这一系列在全球销量已达2.79亿套。

  任天堂和精灵宝可梦公司在宣传上的优势,也助攻着这款游戏。2015年9月10日,精灵宝可梦公司举办发布会,正式宣布2016年会发布手游“Pokémon Go”,当时公开的游戏宣传视频让玩家吊足了胃口,大家幻想已久的梦境即将要被实现。(感觉要加点这个才有宣传手段的感觉)。2016年2月,“Pokémon Go”更在全美年度收视最高的“超级碗”比赛间歇,花了130万元人民币/秒的大价钱插播了广告。

  “Pokémon Go” 救得了任天堂吗

  对于玩家们而言,“Pokémon Go”算不上一款太烧钱的游戏:下载、游戏免费,部分道具收费——但这已足够吸引大把金钱玩家。譬如,想要吸引更多宝可梦聚集到训练师附近,玩家就可以购买“诱惑熏香”。主游戏配套的外置配件“Pokémon Go Plus”也会在2016年7月底上线,这款外设的主要功能是:当附近有精灵时,外设会震动提示并且亮灯,如此一来,花钱买了这套设备的玩家,就不必死死盯着屏幕,随便散个步,就能比别人多有收获。

  其实,自成立至今,Niantic手上只开发了三个游戏,财务状况并不乐观。而“Pokémon Go”项目,已经帮助它获得累计2500万美元融资。

  尽管“Pokémon Go”和任天堂的关系并不那么密切——任天堂只是在“精灵宝可梦”公司中占有32%的股份,然而这款游戏上市之后,任天堂的股份还是在一夜之间上涨了10%,实现了单日涨停。

  在此之前,因为任天堂第四代社长岩田聪在2015年7月的离世,任天堂的发展很不被看好。2016年4月,任天堂发布的2015财年财报,数据更是极其惨淡——营收同比下降8%,盈利更是暴跌60.6%。“Pokémon Go”的火爆,多少为这家老牌游戏公司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

  对于早已准备好了钱袋子的中国玩家而言,一个尴尬的事实是,即便“Pokémon Go”最终决定对中国区解锁,它也未必能够通过审核。

谷歌地图高清卫星地图app(中国谷歌地图高清卫星地图)  第2张

  2016年7月,《移动游戏内容规范(2016年版)》发布。此后,移动游戏必须通过出版审批后,获出版物号才能上市。而在这一系列规定中,其中极重要的一条是:游戏用语需符合出版物语言文字的相关规定。其中,玩家们早已习惯的“mission start”(任务开始)、“go”(出发)等字眼,都属于不建议使用范围。更何况,“精灵宝可梦”公司的游戏,汉化工作原本就进行缓慢,直到2016年2月,他们发布的新款游戏中,才有了专门服务中国玩家的“简体中文”、“繁体中文”选项。

  这些都不能阻止中国玩家的热情,他们能抓住几天内偶尔开放的那一个小时,走出室外,打开摄像头,尽可能地抓捕地图上出现的精灵。

  (马芸对本文亦有贡献)

发表评论